田先文:將草根的春天進行到底
田先文:將草根的春天進行到底
采訪手記:
32歲,是田先文青春的盛年,也是一道分界線。 經(jīng)過淬火加鋼的磨礪,在古雷項目部工作的他在2014這一年,從行政司機轉崗為測量員。在崗位上,他主動學習,日漸成熟,從了解到探尋,從熟悉到掌握。如今,精準的測量和黝黑的皮膚成為田先文走在測量這條路上的珍貴鑒證。回望田先文向著工程管理方向邁進的每一個步伐,韌性和堅持是他最為生動的詮釋。他從不曾停下腳步,將草根的春天進行到底,是田先文精彩人生中的別樣風景。
人:突破自我
--“干一行,愛一行”田先文總是給自己提出更高標準
記:先文,是什么樣的機緣讓你進入安能,之后又怎么在司機這個崗位上往測量方向發(fā)展的?
田:2011年初,從原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辭職后,來到安能,在北溪引水C2標、C3標擔任項目部司機,2年后回公司綜合部工作,不出車有空余時間,我就會在電腦上研究CAD、Photoshop之類我感興趣的軟件。2014年是我人生中一個重要轉折點,調至古雷項目后,開始接觸測量儀器,因為我覺得它是一門技術。那時我的師傅是李揚,他去測量時,我會跟著去,給他打下手,一般幫著跑桿,李楊也會放手讓我弄儀器,我邊操作邊加深對測量的理解,當項目進展到中后期時,已基本可以獨立操作了。
記:在做測量的時候,有沒有哪些細節(jié),讓你印象特別深?覺得特別有成就感,或者特別辛苦的事?
田:做測量時,為了在下道工序前把放樣做完,要在地勢不平,有雜樹、雜草等很多干擾的烈日下走幾個小時。早上起床出發(fā)扛著設備步行到起點,在每一個測站,得完成安置儀器,到讀數(shù)、記錄、計算的測量全部工作程序。返程時拖著設備,全身濕透,設備一放坐在地上就不想動了。到了晚上,還要對白天的數(shù)據(jù)重新核算匯總,要一直忙到深夜。做測量是真累,但是既然干了,就要干好。工作對我來說,沒有值不值,只有應不應該,至少,我是這么認為的,我的項目兄弟們也是這么認為的。當然這工作也能給我?guī)沓删透?,每天我都會把要做的工作在腦子里列一個清單,每做完一項自己在腦子里劃掉一項。當天還會把今天做的工作回想一遍,同時規(guī)劃好第二天的工作。做完計劃、實施、總結后就會覺得很開心。
記:在測量中遇到難題,會不會跟別人去探討?
田:測量的方法不一定只有一種 ,當項目部的工友們聚在一起時,我們會一起探討,還有沒有更簡單、方便的測量方法。如果僅是測量儀,還不是很復雜,主要是內業(yè)資料,測前、測后數(shù)據(jù),要進行整理收集。一般我們是白天野外測量放樣,晚上處理內業(yè)。遇到不懂的我也會向李楊請教,李楊還是很全面的。另外李財輝李總也會教我和當時的實習生一些經(jīng)驗,比如用全站儀快速測高程、角度后視等。
記:做測量時有沒有出現(xiàn)差錯,需要經(jīng)常返工的時侯?
田:這個肯定會有,在古雷項目,我們做的是水池,放完樣后用眼睛一瞄,明顯不直,肯定是有問題的,我就會去查詢那些坐標數(shù)據(jù)有沒有錯。就象犯了強迫似的,會反復不斷地放樣,不斷地驗證。每完成一項工作我都會再去回顧,總結出哪個測量方法比較方便快捷,比較適合我。有些經(jīng)驗師傅是不教的,需要自已在實踐中不斷摸索。
記:當聽到大家對你說:“小田,你可以轉崗了”這句話時你有什么感受?崗位角色變化對你意味著什么?
田:感覺自已的付出得到大家的認可。崗位角色變化對我意味著打開了一個新局面。我之前多數(shù)是做輔助性、服務性工作,現(xiàn)在安能給我平臺,在項目上有機會實踐,只要自已肯學,肯摸索,未來施工、預算等整套工程管理技術,我相信通過努力一定能學得會,我想這是每個工程人的目標。
(成長,就是不停止學習的腳步。這是采訪中田先文說得最多的一句話。這是感情的積蓄與迸發(fā),這是青春的無悔與堅定,透過短短的這幾個字,感受到了他的理想、信念與情懷。最近讀了袁岳的《趁年輕,折騰吧》,書中有兩句話概括得很到位,第一句話是:人哪,只要你勤奮,你的目標都能達到;第二句話是:眼睛里要有活兒,你自己要主動找到能做的事情。田先文就很好地詮釋了這兩句話中的道理。事實上,和采訪中田先文表現(xiàn)出來的輕松相反,他做事特別執(zhí)著,總是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用心努力,默默堅持。新的挑戰(zhàn)、新的項目、新的團隊,等待他的是更多的努力和創(chuàng)新。2016年未,田先文被調到金磚項目,在那里,留下了他印象最深、最受磨練的一段人生軌跡。)
路:堅毅前行
--有人說,生活不止要向往遠方,更要勇敢秀出自己,不管前路有幾多風雨
記:從古雷轉戰(zhàn)狐尾山項目,過往所掌握的測量技術在運用中受到怎樣的挑戰(zhàn)?
田:剛到項目部時是和彭建平學做安全管理,當時快過年了,現(xiàn)場動工之前要先挖個擋土墻,但還沒有定點,項目部本打算外面請人來做。當時我就想把掌握的測量技術在新項目中實踐下,下午我馬上借了儀器去做測量定點,十來分鐘就搞定了。這個項目比較復雜的要數(shù)格構梁,狐尾山是一個邊坡,當時都沒做過這種時間緊、工作任務大斜坡的,肖閩奇肖總、柳雪瑞柳經(jīng)理,林劍毅林工,包括生產(chǎn)經(jīng)理,施工員,大家一起在現(xiàn)場商討實施方案。坡面測量只能以人工為主,儀器為輔,過往我從未接觸過,我很想去了解,去學習。但在實施時還是遇到了很大的難題,我們與搭腳手架同時施工,靠人工來牽軸線,因為用儀器,鉆機打錨桿的粉塵很大,看不清棱鏡,就算看得清楚,誤差也會很大。我們也想過各種辦法,比如,把其中一條格梁的坡腳點、坡頂點,以坡腳點設為0建成直角坐標系,再用儀器,取Y坐標為0,這樣這條格梁豎直方向就出來了,但發(fā)現(xiàn)只有這條是直的,相鄰格梁還是歪的,直不了。這樣就要每條格梁建成獨立的直角坐標系,又得和施工平面圖對得上,這樣工作量太大并且容易出錯。再有,我們把位置找出來做標記前要先搭架子,然后把定位竹片打進去,但是搭腳手架的時候會破壞掉,只要找不到或者只能找到一部分標記,又得重新定位。記得有一段剛好是一個凹坡、轉角,花了很長的時間不斷地測試、摸索,最終才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法。
記:現(xiàn)在路過狐尾山,那一格一格的格梁已長出綠草,當時的情景會浮現(xiàn)出來嗎?
田:會啊。會回想起當時高空作業(yè),人站在腳手架上,會害怕,腿都是軟的,一天要爬上爬下好幾次,但還是得堅持做下去,因為,工期非常趕,一放完樣,機器就來打樁,腳手架得同時搭起來,上下左右的管子水平高度還要求一致,這個難度還挺大。當時大家的共識就是,這是咱公司的自營項目,工程質量一定得做得比掛靠的項目要好才行。原先我還擔心格梁做出來會很難看,現(xiàn)在回頭再看覺得也還好。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,凝聚力強、技術也比較全面,像柳雪瑞、彭建平……他們對施工非常懂,工地通!
記:狐尾山邊坡應當是你目前遇到過最困難最復雜的技術吧?它對你的提升點在哪?轉變點又在哪里?
田:是的,這種歷練讓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,學到了現(xiàn)場管理經(jīng)驗,擁有了更廣闊的視角,這一點是最寶貴的財富,內心也很充實。越學習越感覺到自己的不足,這對我不僅是壓力更是前進的動力。
記:從行政司機轉崗到測量員,你認為這是偶然還是必然?
田:它并不是偶然因素,因為隨著人生閱歷的積累,我的人生目標越來越清晰了,生活不止要向往遠方,還要敢于追求自己的夢想。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,也沒有財富可以揮霍,只有去奮斗,這就象是懸崖上的一棵草或是一棵樹,需要一直向上攀登。
(看得見的優(yōu)秀背后,是別人看不見的努力。經(jīng)過狐尾山項目驚心動魄的歷練,田先文更加成熟了。有人說,成就夢想的路沒那么簡單,要穿越很多大漠,翻過許多大山。但如果選擇的這條路是自已喜歡的,那么,再多的崎嶇和困難,在田先文心里都變得簡單了。)
情:筑夢安能
--用心看,努力做,實現(xiàn)個人價值獲得更多認同
記:你今年35歲,我們能否想象一下,五年前的田先文緊緊挨著你坐著,你能感受到他的體溫,你會對五年前的自已說些什么?
田:今天的我,非常感謝五年前的自己,敢于跨越那一步,選擇了測量這條陌生且充滿挑戰(zhàn)的道路,這種奮斗的幸福感,就像廈門的海風,一陣一陣。三年來,在關鍵項目的反復歷練,從事測量崗位的點點滴滴,以及公司對項目部的高度重視,這一切,都讓我對自己目前所從事的技術工作充滿信心,現(xiàn)在以及未來,我會更加努力。我是遇到了好平臺、好機遇,安能還有許多努力拼搏的人,我只是普通一員。
后記:在這個時代,人們其實可以通過很多方式致富,但是總有些人甘愿選擇一種樸素的方式,用自己的雙手勤勤懇懇地掙每一分錢,踏踏實實地創(chuàng)造價值,比如,那些在施工一線辛勤付出的安能工程人。他們用年輕熱情的心,鑄造了安能夢,成就了安能夢。安能夢其實與公司的發(fā)展和個人的成長息息相關,安能夢歸根結底就是成就公司,成就個人。那些安能人奮斗青春里揮灑留下的汗水,已經(jīng)沉入了路基、嵌進了路面,誰又會忘記呢?
(文/綜合管理部 張萍)